权蓁苏玺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_相与到白首(权蓁苏玺)结局在线阅读
冠城的腿恢复健康。
萧冠城的腿好了,每天那是干劲十足。
等大雪融化,萧冠城带着家里的男人们一起去山上砍柴烧炭。
他买下的荒山上,还有大片树林,萧冠城把那些不是很粗,或者是半死不活的树全都砍了。
一车一车的木柴被运回家,村里人看到了,也有样学样,去山上砍木柴。
一日萧冠城在院门口劈柴,刘玉江正好看到过来找他说话。
“冠城,你们家怎么砍这么多木柴啊,我看你们还烧了炭。”刘玉江好奇地问道。
各家今年都种了玉米,玉米秆再加上平日里割的荒草,一般家里过冬也就够了。
可萧冠城家,一群男人啥也不干,砍了三日的柴,着实让刘玉江看不明白。
“小姝怕冷,她说女子冬天难熬,让我多砍点木柴,我想也是,桂花以前冬天老是去河边洗衣服,今年又特别冷,去河边洗衣服还不把一双手给冻坏了。”
“我就想着多砍点木柴,以后桂花冬天洗衣服的时候,就用热水洗。”
萧冠城宠媳妇在村里是出名的,他如此说刘玉江那是一点都没多想。
“那我也多砍点柴,灵儿每年冬天手上都起冻疮,今年家里多烧点柴,暖暖和和的她手上的冻疮也能少几个。”刘玉江附和道。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刚刚从院子里出来的苏玺听刘玉江提起冻疮来,心想她是不是可以多做一点冻疮膏。
天冷了,不管是村里还是镇上的人都会有冻疮。
冻疮这东西起来之后,又痛又痒,非常难受。
她有个方子效果非常好,只要涂抹上一点,就能止痛止痒。
如果连续用上一个冬天,第二天冻疮绝对不会复发。
而且制作冻疮膏的药材都非常普通,如果用她灵泉空间催生药材,一天之内她就能催生出来一堆。
苏玺越想越觉得可行。
第167章 卖冻疮膏
“爹,咱家还有一些布,下次我跟你一起去长泰县吧,我想制作一些冻疮膏拿长泰县去看看好不好卖。”苏玺说道。
萧冠城以前也听说过镇上有卖冻疮膏的,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村里人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舍得买什么冻疮膏。
“小姝,你这个冻疮膏准备卖多少钱一盒。”萧冠城放下手里的斧头问道。
冻疮膏的价格提高没人要,太低没银子赚,一个不好就算制出来也是鸡肋。
“我想10文钱一小盒,就用细竹筒装着,这么多。”说着苏玺比画了一下,一个小竹筒差不多也就三指高的样子。
“这个价格倒是合适,只是这么便宜能有钱赚吗?”
10文钱一小盒,如果成本太高,只赚个两三文,怕是还不够折腾的。
“熬制冻疮膏的药材很容易找,十斤药材差不多100文的样子,能熬一锅,一锅药怎么也能装上几百个小竹筒吧。”
萧冠城一听成本这么便宜,瞬间就心动了,这可是不错的买卖。
“那后天咱就去长泰县,你这边能做出来吗?”萧冠城又问道。
“能,不过没那么多竹筒啊?”
“这个好说,一会我就去山上砍竹子去。”
山上的竹子都被冻过了,砍回来之后全都跟冰棍一样硬,也亏得有权蓁这个大力神在,他拿着锋利的砍刀,只见他在院子里咣一顿砍,到了傍晚的时候,苏玺收获了六筐小竹筒。
10文钱一竹筒的冻疮膏,自然不会把小竹筒收拾得多细致,把竹筒口稍微一打磨就能用。
而封口的位置就更加粗糙了,直接拿了柔软的玉米皮来。
苏玺看着手里绑着玉米皮的小竹筒,心中感叹果然很乡村。
第二天一早,苏玺和权蓁一起赶着牛车去了山上。
两人来山上一来是拉药材,而来则是拉粮食。
那日苏玺说给杨家人1000斤粮食可不是说说的。
“小姑,我来看你了。”苏玺提着一大篮子收拾好的母鸡进了屋里。
萧芷兰已经出月子了,但天气寒冷,萧奶奶叮嘱萧芷兰万不可轻易出屋。
她有个什么事就让杨宝儿跑腿,怎么也要在屋子里呆两个满月才能下地。
“小姝来了,赶紧来屋里烤烤火。”萧芷兰很是高兴的招呼到。
萧芷兰这边屋子里有火炕,为了保暖,在火炕和灶台中间拉起了一道布帘子。
生火暖炕的时候,要多少开一点门,这时候把布帘子拉起来,可以挡风,还能阻挡火塘里的烟往屋里窜。
屋里放了炭盆,那炭烧得很好,一丝烟都没有。
苏玺心想萧冠城还真是心痛这个妹妹,他把烧得最好的炭拿来给了萧芷兰。
“小姑,你这几日身子如何,奶奶年纪大了,没跟着我一起上来,她心里惦记着你,让我从家里拿了几只母鸡给你炖汤喝。”苏玺说道。
自从萧芷兰生了孩子,萧奶奶那是分外舍得花钱,母鸡,猪蹄,猪尾巴,送了不少过来。
这一个来月的功夫,萧芷兰眼看着胖了一圈,脸上也有肉了。
萧芷兰看着苏玺带萧奶奶拿来的东西,心中暖暖的,有娘痛真好啊。
两人闲聊了一会,萧芷兰问道,“小姝,现在入冬了,田里也没什么事了,你看能不能给宝儿几个找点事情做,她们总不能闲着。”
以前山上农田里有活,她们每天干活有银子领,有饭吃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现在天冷了,农田里也没什么活做了,她们这些人心里就慌慌的,虽然苏玺没说,但总不能只吃饭不干活吧。
“小姑此事不着急,我明天就要去一趟长泰县,到时候看看冻疮膏的事情能不能做,如果能做大家就有活做了。”
制作冻疮膏,除了砍竹子麻烦点,其他程序妇人也都能做,倒是非常适合杨宝儿等人。
“宝儿,你识字吗?”苏玺问道。
山上几个孩子都不识字,他们每天无所事事,苏玺感觉这样浪费时间实在是太可惜了,不如教他们认识几个字。
杨宝儿摇摇头,农户家的姑娘,哪里有识字的。
苏玺又问了其他几个姑娘,他们全都不识字,这下苏玺可犯愁了,她最近都住山下,没法来教她们识字啊。
“苏姑娘,我识字。”余婆婆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啊?余婆婆你真是深藏不露啊”苏玺一脸惊呆地看向余婆婆,没想到她竟然识字?
“哪里,我年轻那会,夫君是个秀才,他教我认了不少字。”
“这样啊,余婆婆你能不能教教这些孩子们,我这次出去买些笔墨纸砚回来,大家先都认认字,明年开春我就给他们请个夫子。”
苏玺早就问过几个表弟表姐,他们也都是不识字的,再加上山上几个孩子,还有权蓁,凑个小班请夫子还是可以的。
“我认识的字不多,但如果孩子们愿意学,我还是非常乐意的。”
苏玺在屋里跟众人说了一会话,就去库房搬东西了。
用麻袋装着的是粮食,用竹筐装的是药材。
权蓁一个人没一会功夫就把牛车装满了。
两人赶在中午前回家,吃过午饭,苏玺拿了一个装水的大陶罐出来。
她把陶罐反复清洗煮了两遍,确认干净之后,才把药材放入陶罐中。
说来也是奇怪,那一样样看似普通的药材,被苏玺磨成粉放在陶罐里熬煮了一个时辰,里面的药汁凝固后竟然变成了洁白的膏状。
只从表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熬煮的猪油。
“哎呦,看着这活不累,但拿着小竹筒装上几十个,我感觉眼睛都要看瞎了。”盛文英揉了揉眼睛说道。
她年纪大了,这种细致活还真不适合她。
“大舅妈,你来绑玉米皮,我来装冻疮膏。”苏玺接过盛文英手里的打酱油的竹筒说道。
冻疮膏固定之后并不容易撒出来,用玉米皮封口到是不难。
一家子齐上阵,半下午的功夫,就做出来两百个个冻疮膏来。
“小姝,外面冷明天你一早出发,把这个狐狸帽子带上。”杨桂花把一顶火红色的狐皮帽子戴在苏玺头上。
萧冠城虽然是猎户,但这几年猎杀的兽皮都卖钱了,今年又遇上灾荒,他手里还真没什么皮子。这个狐皮还是权蓁和苏玺出去猎杀的。
第168章 狗仗人势
权蓁好奇地摸摸苏玺头上的狐皮帽子,入手柔软一看见很暖和。
“媳妇,等从长泰县回来,我们一起去山上猎杀火狐怎么样?我想给你做一件火狐皮带披风。”
“外面天寒地冻的,我们去哪里猎杀火狐啊?”苏玺好奇地问道。
苏玺并不擅长打猎,在她看来入冬之后山上的猎物肯定都会藏起来。
“等下次下了大雪我带你去猎杀火狐,火狐的毛色跟火焰一样,在雪地里非常扎眼,肯定好猎杀。”
一旁的萧冠城直接给了权蓁一个暴栗子。
“你以为火狐都是傻子吗?它们下雪天根本就不会出来,敢在下雪天出来打猎的狐狸只有雪狐,而且雪狐个头都比较小,他们在雪地上行走如飞,想要抓住他们可不容易。”
权蓁揉了揉有些疼的额头低声说道,“那我带媳妇去猎杀雪狐,白色的披风我媳妇披着你好看。”
在场的其他人见权蓁这般模样,全都被逗得哈哈大笑,都说权蓁继承了他爹宠媳妇的优良传统。
第2天一早,天还蒙蒙亮,苏玺一行人就起程了。
他们这次去长泰县送100匹布料,外加200个冻疮膏。
因为东西比较多,他们也没让杨家人跟着,只有萧冠城和权蓁,苏玺三人。
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雪,官道上的雪融化之后,被车辙压得全都是凹凸不平个沟壑,牛车行驶在上面,很是颠簸。
这一路到长泰县,苏玺只感觉自己的胃都要被晃出来了。
“爹,我们进城之后先下马车,拿着冻疮膏去县城问问价格,等中午的时候,我们在集市那边集合。”苏玺说道。
萧冠城对送布料的事早已经轻车熟路,并不需要苏玺一起去。
“行,你们注意安全。”萧冠城叮嘱道。
苏玺和权蓁一人背了一竹筐的冻疮膏,往县城内走。
长泰县有好几个医馆,苏玺一路打听先去了最大一个医馆。
一冷一热的风寒的人就比较多,仁心堂医馆门口聚集了不少看诊的人。
苏玺和权蓁背着背篓刚走到医馆门口,还没开口说话呢,只见医馆门口站着的小厮,手里拿着一根拇指粗的竹竿驱赶道,“要看诊去排队,不看诊别在这里站着乱看。”
“小哥,我们是买冻疮膏的,不知道医馆这边收不收。”苏玺眉头微皱道。
都说和气生财,一个医馆的小厮,就对着人如此态度,着实让人不喜。
“我们这边自己有冻疮膏,不从外面收,谁知道你们这些人,用野方子制的冻疮膏好不好用。”
“你们赶紧一边去,别在这里挡着其他人看病。”小厮很是不耐烦地呵斥道。
遇上这种狗仗人势的小厮,苏玺懒得跟他继续争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