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叫陆笙宁屈萧华的小说-(陆笙宁屈萧华)小说最新章节
积水潭底下的承压经过一个简单的测算之后,李长城就开始着手安排做水车。
河东村和河西村所有的木匠加起来也不到五个,这年头,吃都吃不到嘴里,谁又愿意去拿钱拿吃的去换东西?手艺人也都是从地里刨始吃。
村里有以前为了村民盖房早就晾好的木头,几个人和十几个大头兵在李长城和屈萧华的指挥下开始干活,拉木头、锯木头、测量,陆和平和王亚军带另外一群人到山上去砍竹子。
竹子砍回来之后从中间劈开,去掉竹节,放在阴凉的地方晾着。
再有一批人,开始在陆笙宁和林有志的带领下开始在村里设计水槽流过的路线。
林有志的意思,只要有一个能接水的地方保证村民接水就行了,陆笙宁摇摇头却不太同意,一个水槽的出水量毕竟不大,要赶着早晨大家伙一块去挑水就很麻烦,至少要村南村北各设一个,到时候去哪里接水就采用就近原则。
半路上碰上林小花,林小花还想叫陆笙宁去做饭,陆笙宁晃了晃手里的本子,笑道:“小花婶子,去不了呢,比较忙呢。”
“嗐,你就让他们男人忙去呗。”林小花说,人还笑眯眯的,“不是有老陆嘛,让他多跑跑。”
这是生怕陆和平在村里的地位给比下去。
“和平有和平的活儿,你瞎掺和啥,干你的活去。”林有志说。
“大队长在山上带着大家砍竹子呢,小花婶子放心吧,大队长闲不着。”陆笙宁也笑眯眯地回了一句。
林小花被顶得差点没喘过气来,这叫什么话?
她不想叫陆和平闲着?谁不想让自家爷们歇一歇啊?
再说了,在山上砍竹子哪有在干陆笙宁这活好,在村里走一走动一动就不断有人跟她打招呼,不断恭维她,砍多少竹子也比不上这个啊。
但是,陆笙宁没等她再说啥跟着林有志就走了。
在村里走了一圈,大家还是希望能够隔不远的地方就能有一个接水点,毕竟,挑水走那么远也累不是?
村子里人人都忙得热火朝天,钟家却依旧冷冷清清,杜丽娟这回是彻底怨上了万杏花,俩人大吵了一架。
万杏花骂杜丽娟是个不下蛋的鸡,杜丽娟就骂万杏花老不死的,钟和平被屈萧华打得爬不起来都是她害的,把个万杏花气得头晕眼花,早晨差点没爬起来。
相比之下,钟宝立两口子倒老实了不少。
当然,他们可不是自己想老实的,是被屈萧华吓得。
沙包一样大的拳头砸下来,钟宝立觉得自己骨头非得断了不可。
正好,村里几个管事的都忙着弄水车和竹槽的事,盖养猪场的那里没人盯着也没人发现钟和平没去,但是万杏花就没这么好运了,泔水一天不收放在门口可是会臭的呀。
等到了傍晚,整个村里都弥漫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臭味,把在村里转来转去的陆笙宁和林有志给熏得够呛,要是平常也没人说啥,可最近村里来了客人,这满村的馊味可把林有志气坏了。
第189章竹槽引水
最终,经过商量,河西村的人决定将水引入襄河。
襄河的水位已经越来越浅了,现在下河水顶多到成年男人的大腿,就是水还是流动的,流速很慢,也就是上游没有把水完全封死。
把水引入襄河,就算上游的人完全把水封死也不至于让襄河断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河西村和河东村地势不同,陆笙宁之所以采用竹槽引水的办法是因为河西村的本身是建立在一处山坡上的,各家各户房子高低错落。
俗话说水往低出走,有这样的高低错落就可以设计水流走向,相比之下,河东村的地势较为平坦,不利于水流,而且,如果也采用竹槽引水的办法需要搭建的路线也太长了,反而不如将水引入河东村,让河东村的村民继续和以前一样生活就行了。
王亚军也想让村民生活得更方便一点儿,先天条件不允许也只好放弃。
几个木匠在十几个大头兵的帮助下,用了三天时间做好了水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