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节完整《炮灰夫妻的古代生活》全文阅读TXT《沈舒墨端清蕤》
种子撒到地里让它长出来就完事了。种地第一点就是看你这个地适合种啥东西,刚开垦出来的土地,贫瘠,啥都不爱长,是地力弱,这种地可以种豆类,大豆、红豆、绿豆、黑豆、花生这些,因为这些庄稼的根有一种特殊的菌类可以跟其他的东西共生,然后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它们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让它们长得更好,但这个豆类不能够重茬。”
“再说地力,啥叫地力,这个地是贫瘠,还是肥沃,就是看地力的强弱。一个贫瘠的土地怎么让它便肥沃,有一种办法叫堆肥。啥叫堆肥?把人、动物的粪便跟一些泔水、昆虫、枯枝败叶的堆在一起,时间长了就能够发酵成好的肥料。把这些东西洒在地力,再把土地深耕一遍,就会增强地力。”
一群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端清蕤哼了一声,姓王的有点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谁,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假的?”
“没文化不可怕,没文化还装大头蒜,又不肯接受别人的建议,那才叫可怕。”
端清蕤拿眼睛翻了他一眼,其他人也推了姓王的一下,眼巴巴地瞅着端清蕤,“你说的这些咱们都能用?”
“能用。”端清蕤叹了口气,一改之前的咄咄逼人,“我知道的其实也不多,所以我才说大队长你们可以找那些知青问问。再说了,咱们现在不是在担心用水问题嘛。”
“啊对对对。”经端清蕤一提醒,大家伙儿都回过神来,埋怨姓王的,“老王你可真是的,自己看不惯读书人,可别拉我们下水。”
姓王的挺不自在的,不过他也不是拿不起放不下的人,立刻就说:“我那不是不知道嘛,行了行了,只要能让庄稼长得好,我保管可尊重他们了,你让我给他们提鞋都行,行了吧?”
一屋子人又笑起来,可笑过之后又变得愁眉苦脸的。
发了半晌的呆,盛和平终于一拍桌子,“行,那我就去找那些个知青问问去,不管怎么着,人家下来是支持咱们建设新农村的,不能叫人家寒心。”
端清蕤觉得这话中听,想了想就又多说了两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咱们现在不是以前老社会了,时兴啥愚民政策,要我说,咱村里的人要是开眼,趁着人家知青还在这儿,让孩子们学点东西才是正经的,反正那些知青就算跟着下地干活也干不了多少,还不如物尽其用呢。”
“你这话又是啥意思嘛。”姓王的又问。
“没啥意思,”端清蕤站起来,“我呢,华岭在外头不知道是个啥光景,反正等将来越来越好的时候,我是不会让我家小北一直窝在这个穷山沟里的,要想走出去,就得读书、学习,还是说,你们就想让孩子们跟你们的祖祖辈辈一样都窝在这个穷山沟里呢?”
她不是看不起农村,也不是看不起农民,只是人这一辈子不该局限在这样一个豆腐大的地方。
第129章改变
“人呐,有机会还是该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我们的国家不会一直是这个样子,终有一日,它会变得强大、美丽、富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千捶不倒。到那时候,街道上处处是酒店、商场、超市和饭店,不认字连饭都吃不上,与瞎子、傻子,又有啥区别?”
端清蕤说完就朝外走,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该怎么选择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只是端清蕤刚一出门口就看到好几个人呆立在门外,陈远、高建国、白小梨和小北,还有几个大队上的干事,几个人都傻傻地看着她,跟雷劈了似的。
端清蕤朝小北招招手,白小梨却几个箭步到了端清蕤跟前,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臂,“云莲,你说的是真的?我们的国家真的也能那样吗?像、像美、国一样强大?”
她去过的地方很有限,只是听以前的老人提起过打仗的时候其他国家的设备比我们国家的优良多了。
“当然,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的,因为我们的国家有像我们这样多的千千万万的不甘贫苦又勤劳努力的人。”
端清蕤拍了拍白小梨的肩膀,抱起小北走了。
门里门外的安静又持续了好一会儿,直到林有志忽然不抽烟了,猛地拍了下桌子。
一道雷似的,大家伙儿吓了一哆嗦。
“书,书记,咋,咋滴啦?”
林有志放权很久了,已经很久没人见他吹胡子瞪眼过了。
这会儿林有志不抽烟了,干巴巴的原本有些佝偻的身体不知道啥时候挺直了,他扫了眼在场的人,厉声道:“今天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谁敢把这话给我秃噜出去,我就亲自拿着端清蕤打人的那个玩意儿把你们的脑瓜子都呼烂,往后出去也别再说是我们河西村的人,都听见了吗?”
大家立刻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连姓王的都说:“哪能啊,书记,咱不能干那种事。”
现在形势不好,可村里的人都是饥荒年的时候林有志自己不肯吃,省下来给大家伙儿吃才活下来的,村里虽然隔三差五的也有闹个矛盾的,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大家伙儿还是比较能拎得清的。
林有志也早有预料,他点点头,就听有人又问:“书记,大队长,你说那关老二家的说的是真的吗?”
林有志下意识去摸烟打算卷烟,可摸到烟叶子,他又放下了。
“是不是真的咱不一定能看到,要我说,管他娘能不能看到,做了才知道,咱享受不到,咱儿子、孙子、重孙子总能享受到吧?”盛和平说。
这话没错,几个人纷纷点头。
“不管怎么着,为了咱儿子、孙子、重孙子,咱也不能在这里等着挨饿。”林有志接过话来,“说起来咱村里也有常进山的,回头老王,你去找他们说说去,看有没有哪个愿意跟着端清蕤进山找水的,有啥困难都可以提,找到水我记他大功一件,平常一天挣多少个工分,还给他记多少个工分。和平,你去找知青们说说去,看有没有愿意给咱们教孩子的,要挑性子好的,别教坏了咱孩子。”
陈远和高建国挠了挠头,往前走了两步,“书记,我们今儿过来就是打算跟咱们商量一下这件事的。”
林有志让端清蕤一针鸡血给打得有点兴奋过头,光顾着想以后的计划,把这俩人给忘了,一听这话盛和平连忙把俩人叫进来。
“啥?是啊?来来来,你们跟我说。”盛和平叫了李燃,俩人带着陈远和高建国到另外一个屋,更具体地去商量这件事去了。
“堆肥沃肥的事先不着急,回头我再找端清蕤问问到底是怎么个办法,这一句两句的我怕不行。”外边的人也没闲着,林有志接着说:“也不知道这干旱得持续到啥时候,要是一旱三个月,咱还跟以前一样种水稻怕是不行,别的咱又没种子,大家伙儿想象办法。”
端清蕤不知道自己一针鸡血让大家都“嗷嗷”叫了,她又带着小北去看了看关千里。
关千里这几天好多了,头上的伤已经不流血了,难得的在这大热天里也没化脓,这可多亏了陈远一遍遍给他换药,林霜在这事也没小气,两口子对陈远感激得不行。
那天晚上的事关千里也听说了,堂堂八尺大男人,又羞又恼,见了端清蕤要给她下跪道歉,端清蕤赶紧把他扶起来了,她可不想折寿。
竹荪和猴头菇的事端清蕤也没瞒他,她挺自责的,要当时低低头,可能就卖了。
“那咱就自己吃。”家里没啥好东西,听端清蕤说不能卖以后林霜每次做饭都给关千里吃一点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感觉关千里比前些天好得快了,林霜决定自家那些都让关千里吃了。
几个人正在院子里说话,就听外边远远地传来哭声、吵闹声和叫骂声,端清蕤一听,脸色就有点微妙。
因为这吵闹的人正是关和平、关宝立和万杏花他们那一大家子。
“我奶他们回来了。”铁栓从大门口蹿进来,立刻就要关大门。
他最怕吵架了,每次都他们家吃亏。
有好几个在那边乘凉的知青见了也立刻提着小板凳进屋了,几个孩子六神无主地团团乱转,“咋办咋办?娘,他们要来咱家闹咋办?”
林霜看了看端清蕤,一咬牙,架着关千里就把他弄回屋里去了。
锅底灰抹上两把,水往脸上撒了点,没一会儿屋里传出一阵儿比外面更高亢的叫声。
“哎呀,当家的啊,你咋这么惨啊,你快点醒醒啊,都怪那杀千刀的关和平和关宝立啊,连你救命的钱也要搜刮走,你吃了那么多药也不管用,钱都花完了,这可咋整啊?”
林霜声音在前,四个孩子声音在后,哇哇的,一浪高过一浪。
端清蕤一愣,忽地“噗嗤”一声笑了。
“娘?”小北茫然地瞅瞅屋里,又看看大门外,小脑袋瓜摇成了拨浪鼓。
“没事,你婶婶也是个女中诸葛了。”端清蕤要笑死了。
农村这么叫可不好听,那叫号丧,难为林霜想得出来。
第131章难道这老三真不行了?
连续三四天,一天走几十里路,只用了一天时间,万杏花的小脚就起泡了,关大娟只能扶着他。
万杏花和关大娟走得慢,去受教育人家可不管你离着有多远,不到就得挨罚,他们就连着给罚了好几天。
一开始还从家里带饭中午去吃,结果中午刚拿出来吃,不是被人撞掉了,就是被人抢走了,反正带了也没法吃,万杏花干脆就不让带了。
来回走几十里路,累都累死了,更不用说去了以后那里的人并不好糊弄,早晨一顿饭顶一天这谁能顶得住,杜丽娟和赵勤勤满腹怨气,一开始关和平和关宝立还能压着,可两天不到,他俩也受不了了,更别说还有俩小的。
万杏花就这么成了众矢之的,连关大娟都不待见她了。
万杏花作威作福了一辈子,哪里肯咽这口气,于是就朝杜丽娟和赵勤勤开炮了。
人折腾这一天本身就累,何况还饿,吵了没两句,心烦意乱的关和平和关宝立也忍不住开始埋怨万杏花,万杏花那叫一个委屈,她还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反正中午带去的饭也吃不着,那干脆就不吃了呗。
这钱,这粮食,都是给他们省着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